虽然东帝汶有着悠久的咖啡种植历史,并在精品咖啡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像许多早期的咖啡产地(如苏门答腊、爪哇、也门)一样,它在精品咖啡圈中尚未建立起高品质的声誉。
对这个产地的一些质疑源于它的咖啡品种——“Timor”帝汶品种,这一品种是阿拉比卡与罗布斯塔的自然杂交品种。不过,只要咖啡品种适应了生长环境并得到了精心照料,就能生产出美味的产品。
历史背景
在东帝汶的现代历史中,咖啡始终在其经济和殖民背景中占据重要地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关注在东帝汶种植咖啡。然而,这一举措遭到了当地人的抵抗,因为咖啡种植的收益几乎都被地主和殖民者攫取,而本地采摘工人却几乎得不到报酬。这种不平等的结构直到1975年东帝汶首次独立后才得以结束。
生产方式
咖啡约占东帝汶年出口总量的80%,每年生产超过600万公斤咖啡。值得一提的是,东帝汶是全球最大的有机咖啡生产国之一。由于该国从未引入农药,采用的是更自然的种植方式,100%的咖啡为遮荫种植,并通过有机认证。
尽管东帝汶的精品咖啡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农民与咖啡爱好者们正携手努力,推动社区的成长与发展。2016年,东帝汶咖啡协会(ACTL)成立,并举办了该国首届咖啡节,同时推出了首个杯测质量比赛。这一活动如今每年都会举办。
帝汶品种
Timor(帝汶/提莫)是一个独特的咖啡品种,最早在东帝汶岛被发现。
它是阿拉比卡与罗布斯塔的杂交品种,因其独特性而备受关注。它结合了父母品种的优点:既拥有阿拉比卡咖啡的细腻与甜美,又因罗布斯塔遗传基因而对咖啡叶锈病有极强的抗性。
处理方式及风味
目前,东帝汶的咖啡几乎全部采用水洗法处理。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与产量的增长,农民将拥有更多资源进行实验性生产。
与许多东南亚地区种植的咖啡类似,东帝汶的咖啡往往带有经典的泥土味。然而,通过精心的管理和加工,东帝汶最优质的咖啡展现出甜美、顺滑、醇厚以及巧克力般的风味。未来十年,东帝汶咖啡的品质有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