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曲辞是鼓吹曲的唱辞,鼓吹曲辞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鼓吹曲包括宴乐的黄门鼓吹,短箫铙歌,还有我们后面要讲到的横吹曲辞。而狭义上只包括短箫铙歌,所以汉代乐府的鼓吹曲辞也被称为铙歌,本来有二十二曲《务成》《玄云》《黄爵》《钓竿》歌辞已经失传,所以剩下的十八首被称为铙歌十八曲。鼓吹曲辞的功用是军乐,根据蔡邕的《礼乐志》记载,其功能为建威扬德,风敌劝士。
铙歌十八曲为军歌
这剩下的十八首分别是:《朱鹭》《思悲翁》《艾如张》《上之回》《翁离》《战城南》《巫山高》《上陵》《将进酒》《君马黄》《芳树》《有所思》《雉子斑》《圣人出》《上邪》《临高台》《远如期》《石留》。这也被后人经常作为拟作时使用的汉乐府古辞旧题。
一提到军歌我们的印象大多联想到鼓舞士气来讲述以往战争胜利的歌辞,畅享胜利的凯歌,以及对君王朝廷和主帅将军的颂词,在十八首中确实占有一定比重,比如像第一首《朱鹭》就是进军的歌词,鹭是战鼓上的精灵,诗云:“振振鹭,鹭于飞。”而《上之回》是将武帝十四年臣服大月氏和匈奴故事。至于《圣人出》《临高台》《远如期》则是对天子和将军的颂词。但是这些内容相对而言文学价值不高。
汉代的鹭纹鼓,上刻有朱鹭花纹
铙歌十八曲中还有一部分反应了军营生活,战士思归,和反思战争残酷的篇章对中国诗词史的发展影响极大。比如《将进酒》古辞中“将进酒,乘大白”这便是战士在军中生活以酒放歌助兴的曲辞。《巫山高》感西征将士思归难回,《芳树》因时暮芳歇而倍加惆怅,《雉子斑》写的是士兵并没有像鸿鹄一样的千里之志,他们只想止战回乡。而《战城南》中的将士们“朝行出攻,暮不夜归”更体现了战场的残酷和黩武带来的影响。
战城南描写了战争的残酷
而铙歌中还有很特别的两首,《上邪》和《有所思》,这明显是两首情歌,上邪是女子惊天地泣鬼神的誓言,有所思是女子对有他心男子的决绝之词。这样的爱情曲辞怎么会出现在鼓吹曲辞这样的军歌中呢。一种理解是类似诗经毛诗序的解读,称《有所思》的内容战士哀亲难见的比兴手法。这种解读还是否定了军歌中情歌的存在。
上邪是还珠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首诗,虽然用错了
这个如果只把视角放在汉乐府的铙歌上理解起来确实有点难度,但是我们放眼整个军歌历史的发展,军歌到底有没有情歌?这是显而易见的,当代的军歌《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钢枪玫瑰》还有我们熟悉的《十五的月亮》“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战争年代《九九艳阳天》这都是军歌中情歌的代表。再回到诗词中,南齐鼓吹曲谢朓的送远曲,以及我们后面要讲到的马上军歌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望行人》《陇头水》都有情歌的内容,所以从情辞可以入军歌的角度来看,把《上邪》《有所思》理解为战士表达爱情的歌辞是可以被接受的。
何捷教官也唱过这首军歌中的情歌
汉代铙歌之后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都有自己的鼓吹曲辞,无数名家也拟历代乐府旧题而作鼓吹歌辞,明天我们和大家继续讲解汉以后的铙歌。